青海藏族螭鼓舞

(chī )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特别喜欢水。

螭鼓舞是流传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藏族聚居区的一种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该舞主要分布在道帏乡宁巴村、张沙村、垃木龙哇村、王家村、三木仓村、古雷村、多什则村;文都乡中库沟、香玉沟及毛玉沟;尕楞乡的牙卡、麻卡、香沙村及白庄乡夕昌沟麻日等村。

历史上由于这里远离西藏政治中心,佛教、政治势力影响远不如西藏强烈,加上交通不便,因而这一地区从宗教、语言、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都较多地保留了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另外,这一带在历史上受到吐蕃文化、吐谷浑文化、西夏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多元文化影响,也成为藏族螭鼓舞仅在循化一带流行并保留至今的重要因素。在循化藏族聚居区原始神灵和佛教神灵同时并存,古代文化遗存和现代文化形态并存,这是藏族聚居区文化现象的一大特征。作为藏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可以跨越多个时代,在不断转化中保存下来,藏族螭鼓舞所以被称为是藏族原始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对于研究藏族古代文化、藏族宗教舞蹈、藏族舞蹈史和青海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螭鼓,藏语称“拉阿”意为“神鼓”鼓面呈桃形,鼓框为铁制,单面蒙山羊皮,鼓柄套以木把,柄端缀有数目不等的铁环。鼓鞭竹制,鼓鞭下端缚系红绸条。鼓面绘有彩色图案,领舞者的鼓面以彩色绘制地方保护神图像,其他舞者的鼓面则彩绘飞螭马珍宝太极图。

螭鼓舞对服饰要求较高。舞者须身着崭新的褐色氆氇袍子,内穿藏式长袖衬衣,脚蹬藏式单面靴子。披金色菱形披肩,戴五峰吉祥帽,即五佛冠,上绣大日佛、不动佛、宝生佛、无量佛、不空成就佛等五种佛像。舞者所以如此穿戴,是想表明跳神舞如同报应金刚佛永住善劫一样,可使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吉祥美满。

螭鼓舞经世代流传演变,已形成较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舞蹈时多名男舞者左手执鼓,右手拿鞭,边击边舞,并没有乐器伴奏。螭鼓舞为多段(套)体例,结构完整严谨,动作整齐化一,不得自由发挥。每段以领舞者的鼓点为段首起始信号,众人随之起舞,段落之间稍有间隔,舞至中段时,可由四至六人居中央演唱民歌等,舞者趁机小憩。各地各村螭鼓舞的段落、段落名称及动作不甚一致。


螭鼓舞以集体舞蹈形式表现请神、敬神、送神、降魔等内容,是原始宗教文化的遗存,反映了当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生活和期盼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望。展现出粗犷刚健、热烈奔放的青藏高原舞蹈文化特征,以及古老纯朴的原始宗教文化遗风。舞姿棱角鲜明,鼓点雄浑,富有男性阳刚之美,前曲腿勾脚击鼓舞姿与膝部曲伸颤动,构成螭鼓舞的动律特色,与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一脉相承。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生产形式、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差别,螭鼓舞又具有地域特点。如道帏乡宁巴村螭鼓舞雄健多变见长,文都乡拉代村螭鼓舞以熟实沉稳为特色,尕楞乡香沙村螭鼓舞则格外舒缓轻盈。近年来,像宁巴村螭鼓舞经挖掘、整理、加工被搬上舞台,无论动作的发展,队形的变化,或情绪的渲染,都增强了这古老舞蹈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螭鼓舞保留了安多地区,特别是循化藏区以民间祭神舞蹈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是研究安多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趣的重要根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该项目于2007年5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节选自《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守望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