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间小戏

青海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又不失本民族风格的民族民间文化。这里有汉传佛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宗教文化;有河湟文化、雪域文化、草原文化等地域文化;有汉族文化、藏族文化、回族文化、蒙古族文化、土族文化、撒拉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互补共生。在文化交往中各文化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青海文化中的任何一个文化,都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而汉族文化又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二者相融互渗、取长补短、密不可分。自秦汉以来,青海便是各民族角逐与文化交流的舞台,元明以来,开始形成现在的民族文化格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存在这里的各民族创造了十分灿烂的文化,青海民间小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戏剧文化之一。在中国戏曲艺术中,向来存在着“大戏”和“小戏”的功能区分;存在着农村与城市的风格差异;存在着民间与上层社会的审美区别。青海民间小戏,作为一种独具青海特色的小戏,主要反映了青海河湟地区草根的阶层思想感情和价值观,这些小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精神财富。如《下四川》表现了河湟人民的坦诚与善良;《王妈问病》反映了河湟地区群众朴素而美好的爱情婚姻观;《袁文景降妖》反映了河湟人民勇敢机智、诙谐幽默的性格。

省级青海民间小戏传承人何青山演出王妈问病


在青海,民间小戏的流传历史至少有250多年。它的早期演唱活动可追溯到清中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5)陕西曲子传入青海逐步流行之际,当时已有一些小戏也随之传入青海。至清末民初,这些民间小戏逐步在青海西宁等地区兴盛起来,如一些小调戏、眉户戏等也随之盛兴起来,至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青海民间小戏进入它的鼎盛时期。青海民间小戏是中原文化、高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蕴含有深厚的人民群众普遍尊崇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民风民俗、伦理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等,它是普及民族道德文化,挖掘和了解古代婚俗文化、古代历史、民俗语言等的绝好历史文化遗产,其文学语言,唱腔音乐具有很高的欣赏、传承和研究价值,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反映了青海河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戏曲形态,集中反映了人民的审美趣味,是青海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青海民间小戏主要是由一些题材基本相同,艺术风格相接近,人物不多的小戏构成。一个戏剧系列,就是一个艺术整体,其主要代表剧目有:《小放牛》、《大顶缸》、《王妈问病》(闺女思春和王妈的问病)、《怕老婆顶灯》、《货郎儿》、《担碗盏》等。其中,大部分小戏都是描述男女情爱故事,不乏大力宣扬和表现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伦理道德的内容,如忠君、孝亲、尊老、爱幼、惩恶、扬善等为主要情节,同时也讲述生产、生活常识,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具有欣赏性、民族性和艺术性。民间小戏皆以三小角色演出,小旦、小丑、小生是主要角色,篇幅短小,精炼严谨。唱词精炼含蓄、通俗成韵,道白诙谐幽默,尽显青海河湟民间口头文学特色。唱腔音乐独特,既不属越弦、眉户,也不是秦腔大戏,而是主要以小调组成的一些别具风格的戏曲样式,具有浓浓的民间小调风味,音乐优美动听,曲牌结构短小,易学易唱。服装、道具、场地都无严格要求,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演出便捷,乐队也小。三弦、板胡、二胡构成文场,小锣、小镲、小鼓构成武场。


青海民间小戏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比较复杂的过程,它在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方特殊的地域戏曲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1.都是男女间情爱的感情纠葛,题材基本相同。

2.小戏的文词简练,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地方语言特色和口头文学价值。

3.小戏唱腔音乐各异,一戏一曲,独立成篇,风格独特。优美动听,群众非常喜爱。

4.小戏反映了河湟地区的民俗文化伦理道德和生活常识。寓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如《小放牛》的24个珍珠倒卷帘,知识丰富,生动逗趣,寓教于乐。


青海民间小戏流行在我省河湟地区,以西宁及海东诸县的民间最为流行,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历史悠久的戏剧艺术系列。河湟地区包括黄河及湟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域,除了省会西宁(四区三县),海东地区的平安、互助、乐都、民和、化隆等县,以及海南州的共和县、贵德县,黄南州的同仁县、尖扎县,海北州的门源县均有小戏的演唱活动。这里居住有汉、藏、回、土、蒙古等各民族人民群众,人口众多,文化底蕴丰厚,教育事业发达,历史悠久,尤其省会西宁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整个河湟地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处于农业经济和牧业经济的交界地带,也是中原文化和青藏高原文化的交融结合的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养育了含有外来文化因素的本土文化。民间小戏是这里的地域文化的典型,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

青海民间小戏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民间小戏虽然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它们大多流布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流传范围比较小,经济基础比较弱,政府投入少,观众花钱看戏的能力低。大多以业余剧团或家庭为主演出,很少有专业剧团,生存状态比较差。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青年大部分到城里打工,地方小戏从业人员越来越少,观众越来越少,演出活动越来越少,演出剧目越来越少,传统的表演技艺得不到传承,民间小戏已经消亡和正在消亡。青海民间小戏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只有少部分小戏在戏曲舞台上,在社火队伍中可以偶尔看到,绝大多数小戏已见不到它们的演出。老艺人谢世,年轻人青黄不接,小戏后继乏人,已呈现出严重的濒危状态。

青海民间小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保护和弘扬好民间小戏,政府提高责任意识,积极作为,为青海民间小戏的发展创造环境,提供保障,创新保护体制。青海民间小戏的保护工作要贯彻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方针,为民间小戏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把青海民间小戏纳入政府保护的范围,加大对民间小戏保护 投人力度,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民间戏曲的研究,保持民间小戏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民间小戏的根在民间,要把民间小戏的演出和民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发掘和创作适合民族、民间小戏上演的剧目。要加大对民间小戏的宣传力度,培养青少年对民间小戏的观赏兴趣,让全社会都关心民间小戏的保护发展工作,青海民间小戏就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河湟民间文艺代表作丛书·青海民间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