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系统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提高文化系统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对于完善法治体系、保障文化发展繁荣、提高文化治理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障和实现公民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文化法治建设相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领域仍然比较滞后,如果再不努力加快推进,就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短板,直接影响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短板具体表现为文化领域的立法数量总体偏少,文化立法层次仍然较低,文化建设各领域立法不平衡,文化执法的保障仍然不够充分,文化知识产权工作开展力度不够,专业化的文化法治队伍尚不健全。权威分析认为,这六个方面产生的原因包括一些地方文化法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观念落后、提不出高质量的法律法规草案以及队伍建设得不到足够重视等方面,但归根结底,是领导干部还没有养成法治思维。

文化系统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可以概括为:在基本建成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践中,文化系统党员干部应当具备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中关键是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是依法行政。

提高文化系统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首先,要加快推进文化立法。文化立法在我国是一个短板,令人期待的是文化立法将出现新的突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和修订《文物保护法》已被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古籍保护条例、故宫保护条例等也已纳入文化部立法计划。为此,文化系统制定法律法规草案时应在遵循立法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准确反映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规律,保障公民宪法上的文化权利,落实公民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参与权,追求文化自由与文化秩序的平衡,引导社会文化有序发展。文化系统在制定法律法规草案过程中还必须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征求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文化系统党员干部应发挥优势,以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为重点,兴起全民法治文化建设的热潮。为此,一是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法治文化作品,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使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法治就在身边。二是要通过学术研究、艺术创新等各种方式,深入发掘、研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和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身修心的历史智慧;同时也要做好法治文化引进来、走出去工作,吸收借鉴国外法治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供更好的思想资源。

再次,要创新文化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是要将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培训课程纳入全国文化干部网络学院这一平台和各类主体教学的班次。二是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要通过模拟法庭、 旁听庭审、 参观监狱、 参与法律援助和定期编辑、推出各类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法治实践活动,增强文化系统党员干部的法律体验。三是要着手建立文化系统党员干部法律教育考试机制。一方面建立普法考试题库,考试内容要改变只偏重于考核党员干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而忽视法治精神和法治方法的现状,将重点放在考查党员干部对法治精神的掌握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高方面;另一方面,实行教育、 考试、 考核结果运用三分离制度,由组织人事部门管控考核结果,并将其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提拔使用的依据之一。四是要建立文化普法讲师团。除文化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及文化系统其他从事法治工作的人员外,同时还应选聘优秀法学人才参加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也是文化普法的一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司法人员、社会法律从业人员和大专院校法律专业师生加入志愿者队伍是促进文化系统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一条新途径。五是要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事迹。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中践行法治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定期举办 “文化法治人物”评选等活动,不断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主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此外,要建立文化守法违法奖惩制度。加强对文化系统党员干部守法诚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强化制度约束,形成守法诚信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各类文化组织守法信用信息记录;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各类文化组织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最后,还应加大对文化法治干部的培养和交流力度。一是要完善文化系统党员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二是要对文化系统党员干部实行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的考核制度。三是要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此外,增加法律专业人才在干部队伍中的比例同样重要。事实证明,它能大大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因此,一方面,要推进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畅通文化系统内部法治干部和人才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法治干部和人才的交流渠道。(作者:李袁婕     来源:中国文化报7162期第7版)